淬火爐雙頻感應(yīng)淬火
原創(chuàng)文章轉(zhuǎn)載請注明:http://cclfs.cn,版權(quán)歸江蘇恒力爐業(yè)有限公司所有
雙頻感應(yīng)表面淬火是增加淬硬層深度并使硬度分布(梯度)更為合理的感應(yīng)加熱淬火方法。
淬火爐用中頻一高頻依次加熱方法可獲得沿齒廓分布的硬化層。例如,模數(shù)4齒輪先用中頻電流感應(yīng)加熱(2. 5--3s)齒溝和接近齒根的齒側(cè),然后再用250kHz高頻電流感應(yīng)加熱( 0. 6一0.7s)齒頂和接近齒頂?shù)凝X側(cè),然后淬火。用此法所得沿齒廓分布的硬化層,性能與滲碳齒輪接近。
850mm X 6000mm鉻鑰釩鋼大型冷軋輥采用工頻一中頻(1200Ha)依次加熱方法,可得大于20mm的淬硬層,硬度達9bHS。25mm X 3800mm X 10000mm厚板采用工頻-中頻
(3000Hz)依次加熱方法,得到了全淬透效果。
淬火爐灰鑄鐵的貝氏體等溫淬火
為了減小灰鑄鐵制工件(如齒輪、凸輪、缸套等)的淬火變形、防止淬裂,以及提高其耐磨性和綜合力學(xué)性能,可對其進行貝氏體等溫淬火(以下簡稱等溫淬火)。等溫淬火時的奧氏體化溫度為A' c以上30---50℃(約為860-- 880℃),等溫時間0. 5---1 h。幾種鑄鐵不同溫度等溫淬火后的力學(xué)性能。
如由數(shù)據(jù)可見,300℃等溫淬火后的抗彎強度最高,因而灰口鑄鐵等溫淬火時大都采用這一等溫溫度。
淬火爐等溫淬火后灰口鑄鐵的顯微組織為下貝氏體、殘余奧氏體和少量馬氏體;石墨的形態(tài)、數(shù)量和尺寸在等溫淬火后無明顯變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