井式退火爐爐膽與爐襯之間的空隙
原創(chuàng)文章轉(zhuǎn)載請注明:http://cclfs.cn,版權(quán)歸江蘇恒力爐業(yè)有限公司所有
爐膽(又稱中包)。為了防止高溫熔鹽由磚縫或裂縫滲漏而流入爐襯,編短爐膜壽命,往往將爐膛砌筑在鋼板焊制的爐膽內(nèi),然后再吊放到爐襯中。
井式退火爐爐膽可用厚6~8mm鋼板焊威,焊縫必須牢固,無滲漏現(xiàn)象。對于大型高面鹽浴爐的爐膽四周,最好再包焊角鋼,以免脹裂漏鹽。對于側(cè)埋式電極爐用的爐膽,后面要開電極通過的孔,孔的大小應(yīng)比電極大約20mm左右,以免電極與爐膽相碰而引起短路;在不同相位的電極孔之間應(yīng)開一條5~10mm的縫,然后用奧氏體不銹鈉板嵌入焊牢,或用奧氏體不銹鋼焊條填滿,以防磁場渦流造成殼體局部溫度升高。
井式退火爐爐膽與爐襯之間還應(yīng)有40~60mm空隙,以便更換爐膛。每臺鹽浴爐可以備用幾只爐膛,以便一旦爐膛損壞,就能很快地吊換,大大縮短修理停歇時間。
烘爐。爐膛砌好后自然干燥2~3天,用焦炭鼓風(fēng)或啟動電極烘爐,以30℃/h速度升溫到300℃,保溫16h,然后再以50℃/h速度升溫到600℃,再保溫18h。對大而厚的退火爐爐膛烘滬時間可適當(dāng)延長。